"在楼下" 3 个月获 3 轮亿元融资,打造城市社区"公共冰箱"

2017-12-21       清科母基金

零售在本质上是一个围绕流量的生意,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使得越来越多的零售创业者把机会瞄准了线下,虽然现在新诞生的很多便利店都在原有便利店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技术元素,但归根结底便利店生意还是要归咎于体验和服务。在楼下为清科母基金合作子基金——九合创投投资项目。

北京在楼下科技有限公司自今年 7 月成立起,已在三个月内完成三轮融资,总金额过亿元,投资方包括 IDG资本、元璟资本、九合创投和山行资本。

在各式各样的新零售项目中,“在楼下”这个名字自带温度和画面感——智能终端就在家楼下,给社区人群提供零食、生鲜、日用品等新鲜便利的零售服务,同时借助微信群、小程序把线上线下打通,实现线下终端、线上商城的渠道融合以及线上下单、线下提货的体验融合。

九合创投投资团队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线下卖场、ShoppingMall、大型超市在一步步萎缩的时候,而便利店数量却在稳步增长。在日本平均每百万日本民众拥有 388 家便利店,在中国,这个数字是 54 ,中国的零售系统还处于婴儿期,等待再造。便利店分布更密、离用户更近一定是一种趋势。在楼下团队有着充足的供应链经验以及对社区用户的深刻理解,以无人零售便利柜为载体,未来会布局各种不同适合社区场景的零售终端,借用科技的手段不断地优化零售的效率和消费体验。我们看好在楼下能够通过无人零售、自由布置的手段,在中国市场目前便利店尚未饱和的情况下,完成更加颗粒状的终端布局,提升用户端更加便利的消费体验。”

社区是公认的新零售蓝海,一方面社区融合了餐桌、厨房、沙发、床上等多种消费场景,另一方面社区人群对生鲜和日用品的需求尚未被满足。超市太远、便利店不够密集,电商不够快,再加上不少违规底商被关闭,可以说距离家庭足够近、足够密集的小颗粒度零售终端是刚需。

在楼下创始团队用“一寸近、一寸金”来描述距离消费者足够近的价值。根据在楼下监测到的数据,有人会在深夜11点多买100多元的蔬菜,有人每天买四个鲜鸡蛋。即使是周边商业设施配套成熟的小区,货柜也能收获忠实客户。据了解,在楼下所在的某社区附近有 14 家便利店和两家超市,但在楼下的经营状况仍然良好。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在楼下很像是城市社区的“公共冰箱”。

这个“公共冰箱”,和市面上常见的便利店盒子、自助贩售机、开放式货柜都有差别,是在楼下团队与OEM工厂配合研发的,总体来看是个封闭式的大型货柜,右侧可透过玻璃看到商品,用户通过小程序下单后,可在左侧的三个出货口取货。

据团队介绍,与开放式无人便利盒子相比,封闭式货柜能避免人货接触带来的卫生、盗损、执照等问题;而和普通贩卖机相比,在楼下的货柜可模块化调节大小,占地 5-15 平米之间,最多可容纳 400 个 SKU,未来还将增加到 800 个,更能满足用户需求。

当然,从本质上看,智慧零售的重点不在设备形态,而在于借助工业和运营手段,规模化地降低人力、租金成本,提高效率。所谓“智慧零售”,一方面是智慧——无人终端以技术和工业手段实现规模化扩张,比传统便利店起量快,且能借助数据进行精细化运营;另一方面也脱离不了零售的本质。团队认为,新零售创业者要对零售葆有敬畏之心,和滴滴对出行行业,或者美团对外卖行业相对迅速、相对颠覆性的改造不同,零售是一个“弯腰捡钢镚儿”的慢生意,决定成败的关键在于好的选品,对供应链和物流的改造,高效的社区运营,融资、执行等团队综合能力。

在楼下团队有社区O2O领域的成功创业经验,因此积累了三年的供应链、物流经验,同时具有较强的社区运营和执行能力。在供应链方面,在楼下能做到新奇产品厂家直供(比如蓝色可乐、粉色可乐、透明奶茶),大多数产品价格比市面便宜,同时会根据不同社区的构成做到千店千面,每日补货,保证每日产品新鲜。在采访中我们也听到很多公司会提到的一个现象——品牌方认为传统渠道触达消费者过慢,无法直接获取反馈,纷纷寻找新渠道,这也给了新渠道崛起的机会。

而在社区运营方面,在楼下通过附近小程序、卡券、微信群、公众号推送等多重手段增强用户黏性,刺激用户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