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FOF Family | 擎朗智能助力,海底捞机器人服务员了解一下

2018-09-27       清科母基金

宏观市场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也决定着投资者的命运。 过去20年经济的全球化依托政策红利、人口红利造成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即使各国政府和央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全球需求依然非常疲弱,没有回到之前的水平,原来的供需不平衡并未得到解决。 我们认为智能产业的发展是解决供需不平衡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并认为融资的下一个风口是用智能手段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机器人。 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中描写未来生活:所有服务行业均被机器人替代,比如餐厅的机器人服务员。而今,擎朗智能研发的机器人已在海底捞开展服务。 清科母基金长期关注智能产业。擎朗智能为清科母基金所投子基金——云启资本投资项目。

24岁的海底捞上市了,从管理到业务线,海底捞早已被抽丝破茧分析过无数次,而对每一位前去海底捞就餐的顾客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它的“变态服务”。

海底捞CEO张勇曾在公开采访提到:希望海底捞的服务人员一直聚焦在以人为核心的服务上。在服务之外,海底捞希望通过新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能保障食品安全。

这一点在海底捞的招股书上也有所披露:拟将此次公开募集到的20%资金用于开发及实施新技术,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与用户就餐体验。在加大自动化智能设备和技术的投入技术上,海底捞已经走在了餐饮行业前列。

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已悄然引进了由云启家族企业擎朗智能研发的“花生传菜机器人”与“花生收台机器人”,目前已有数十家海底捞门店开始正式运行花生机器人服务员。这两款机器人是擎朗智能根据海底捞真实场景,为其个性化定制的。

海底捞上海松江店内运行的擎朗“花生传菜机器人”

2016年初,云启资本领投了擎朗智能A轮千万人民币,据擎朗CEO李通透露,擎朗的A轮融资也要多亏这些机器人“实习生”们。当时,云启资本的投资人正好在商场的星巴克里谈项目,一抬头,擎朗机器人正巧闯入了他们的视线。

2018年初“花生系列机器人”正式落地量产。2018年6月份,花生机器人正式“入职”海底捞,替人“跑腿儿”提升餐厅服务效率。

在9月19日至9月22日在杭州云栖小镇由阿里巴巴主办的云栖大会上,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受邀展示了“花生传菜机器人”在海底捞的实际运行场景。

“花生传菜机器人”身高1.2米,搭载三层空间为40cm*25*40cm的玻璃托盘,空间合理,承载力强劲,单次可负重60斤重物,可以一次多点送餐,一台机器人能承担三人工作量,大大节约人工成本,覆盖了领位、点餐、餐间休闲及回收餐具等各个环节。

在海底捞,“花生传菜机器人”主要和店内服务员协作,传菜送餐,回收餐具,帮助提高服务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把机械的工作就交给机器做,将服务人员从一些简单、重复、费时的工作中释放出来。

海底捞上海松江店“花生传菜机器人”每日运营数据

据数据统计显示,海底捞松江店花生传菜机器人送餐平均值达到了,140次每天,每次2个托盘,一天可以传送280个托盘,传菜数量超越人工。

得益于复合型定位导航技术,“花生系列机器人”无需铺设轨道,可以自主室内定位、智能避障、规划路径,让机器人在执行任务前就充分了解室内布局构造,做到胸有成竹,在送餐任务完成后还能自动回到HOME点等待下个任务,无需人工干预,可以显著提升餐厅的执行效率及服务效果。此外,“花生机器人”还搭载了AI交互引擎,自定义喜、怒、哀、乐等多套仿生灵动表情包,能够满足顾客对机器人的交流需求。

除了“花生传菜机器人”与“花生收台机器人”外,擎朗智能旗下的花生机器人系列还包花生酒店机器人,花生引领广告机器人、花生引领机器人等多款机型。花生系列机器人的架构、核心器件,包括复合型激光雷达传感器均由擎朗自主研发,而其他公司往往依赖于进口元器件。

擎朗CEO李通在云启资本主办的云际会上展示项目

经验证花生系列单机可在餐厅复杂环境稳定工作2年,累计完成16936次任务,服务里程数已经超过3600公里,相当于列车从上海到乌鲁木齐。这3600公里。

IDC报告指出,至2020年,中国市场将占全球机器人市场总量的30%以上,中国机器人及相关服务的支出将增长一倍以上,从2016年的246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59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接近25%。

未来是否会继续布局商业服务场景?李通表示依旧会:“落地—推广—普及,我们继续要做的,就是逐渐让机器人真正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各大场会、场景中的亮眼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