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FOF Family | 辉大基因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辰德资本领投,领跑基因编辑治疗赛道

2019-12-02       清科母基金

辉大基因是清科母基金所投子基金——夏尔巴资本投资项目

动脉网第一时间获悉,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新锐企业辉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辉大基因)宣布完成逾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辰德资本领投,新投资方药明康德、惠每资本、雅惠资本以及原有投资方夏尔巴投资四家机构跟投。本轮融资所得将主要用于辉大基因的核心临床管线的推进,组建研发与临床前研究团队以及开展GMP级生产车间的建设。

此前,辉大基因曾在2018年11月完成了夏尔巴投资的3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辉大基因于2018年10月31日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注册成立,专注于人类罕见遗传疾病新型治疗技术及药物的研发。公司坚持以基因编辑技术创新为基础,基因治疗研发及生产为核心,现已建成500m²基因治疗研发实验室(BSL-2),涵盖基因编辑技术平台、AAV技术平台、疾病模型动物平台和工艺转化及生产平台,二期5000m²基因治疗生产车间正在规划建设中,致力于成为国内最好、世界领先的基因治疗平台。

公司创始人杨辉博士是中国基因编辑领域的先行者,现任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对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脱靶安全性问题以及在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仅2019年内杨辉博士就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Nature发表基因编辑重要成果。

为了积极推进基础科研向临床研究转化,将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遗传病的基因治疗,造福更多的病人,杨辉博士与姚璇博士、施霖宇博士共同创建了辉大基因。

对于获得本次融资,辉大基因联合创始人兼CEO姚璇博士表示,这主要归功于公司的两大核心优势:硬核的药物研发转化能力和管线进程的完整闭环。

“辉大基因拥有硬核的研发能力,能够独立构建并完成研发转化全过程。”姚璇博士解释道,“一方面,辉大基因创始人杨辉博士多年来一直专研于基因编辑领域的系统优化,掌握着世界领先的基因编辑技术,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施霖宇博士在动物疾病模型构建以及递送工具病毒尤其是腺相关病毒AAV的包装、工艺转化方面经验丰富。同时公司现有团队核心成员大多数都有着十年以上的药物研发经验。”

“另一方面,基于我们的硬核研发能力,辉大基因能够独立完成从疾病动物疾病模型构建,到基因编辑治疗策略研发,再到递送系统AAV设计改造、包装生产以及动物药理学研究等全流程的临床研发管线开发。我们可以实现不依赖于外部CRO企业,高度自主地完成基因治疗药物的发现与临床前研究。”姚璇博士补充道。

四大技术平台,助力多条核心管线推向临床

姚璇博士口中提到的全流程临床管线的开发,其背后离不开辉大基因的四大技术平台支持,分别是基因编辑技术平台、AAV技术平台、疾病动物模型平台以及工艺转化及生产平台。

基因编辑技术平台依靠团队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背景和研发创新能力,能够实现CRISPR基因编辑、DNA/RNA脱靶检测以及DNA/RNA单碱基编辑(Base Editing),并能及时跟进新的基因编辑工具;

AAV技术平台团队来自MIT、耶鲁等世界外一流科研机构,在AAV筛选改造以及包装纯化具有丰富经验。团队致力于研发出具有高效感染性、高特异组织选择性以及低免疫原性的AAV载体,为基因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递送工具。

疾病动物模型平台通过优化基因编辑技术,将人类致病基因突变高效地原位替换小鼠的基因片段,进而快速稳定地生产人源化小鼠模型,以模拟人体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探索和研发有效的基因疗法手段,从而为相关的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后续药物开发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治疗方案和思路。除此之外,平台拥有丰富临床前动物研究经验的团队,可以独立开展药效评价实验,极大地加快了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进程。

工艺转化及生产平台专注于GMP级别的病毒包装与生产,团队在贴壁与悬浮细胞体系中均掌握一定技术壁垒,并达到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目前已经建成一期500m²基因治疗小试工艺研发平台,拥有丰富生物制品工艺研发以及CMC经验的团队,并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和监管体系。二期5000m²基因治疗生产车间正在规划建设中,预计于2020年投产运行。

正如姚璇博士所言,这些技术平台所需的核心技术能力跨度较大,能够全部汇集到一个企业是比较稀缺的,即便在国际上也少有企业同时具备这几大技术平台,这成就了辉大基因的核心竞争力。

在四大核心技术平台的加持下,辉大基因在成立后快速推进了多条核心管线,分别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视觉障碍以及听力障碍三大领域。

不过姚璇博士也直言,公司目前并不强调临床管线开设的数量,而是专注于跑通整个管线的研发以及生产模式,促进几大技术平台的成熟化。

所以辉大基因目前主要选择的临床适应症还是一些单基因突变的罕见遗传病,直接将“坏”掉的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好,再实现后期的基因编辑药物的工艺转化和生产,最终逐步将适应症从单基因罕见病扩展到常见病。

积极构建GMP级AAV工业生产平台,促进国内基因疗法市场发展

在基因疗法上,国外已经有七八款药物通过FDA批准上市,而反观国内,几乎还停留在基因疗法的基础研究阶段。对于这样的国内外差距,辉大基因联合创始人,CTO施霖宇博士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国内基因疗法发展的瓶颈是缺乏GMP级的AAV工业生产平台,这也是从科研到临床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反观国外,一些基因治疗公司被大型药企收购时,已经拥有成熟的工业化平台。”

GMP级的AAV工业生产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研发基因疗法时,基因疗法的治疗药物是需要借助AAV病毒作为载体,病毒作为药物载体首先需要进行安全性测试,需要符合GMP的生产规范。

针对不同的疾病,病毒载体的数量要求也是不尽相同,如何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前提下又能进行大量AAV病毒生产,这是研发工艺上的一个难点。据悉,辉大基因正在积极推进其GMP级AAV工业生产平台的建设,相信辉大基因的加入将对国内的基因疗法市场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轮领投方辰德资本副总裁朱天骥对辉大基因的未来表达了充足的信心:“我们对杨辉教授与辉大团队在基因编辑技术、载体筛选等领域做出的突破性工作感到兴奋。在这一全球范围内充分竞争的领域中,公司的团队无疑走在前列。同时在临床转化上,公司拥有强大的编辑与治疗策略、载体设计与人源化动物模型验证能力,而后端的GMP级生产工艺也在过去一年中取得长足进步,这种复合的能力非常稀缺。在这样的成长速度下,公司的未来令人期待。”